馮 德 剛
(2017年4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林業局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的簡要回顧
過去一年,我局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在總局黨委總局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特別是對我省的兩次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過全面貫徹落實總局黨委總局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以“解放思想大討論”為統領,以“精、凈、雅,新、奇、高”為標準,按照“一年打基礎、二年上臺階、三年快發展”的工作要求,積極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子,在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下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經濟結構呈現出穩中求進的新局面,在外部投資意愿不強的形勢下產業轉型扎實推進,在資金并不寬裕的形勢下民生得到了持續改善,“調結構、促轉型、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邁出了堅實步伐,“十三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一)強化企業管理,全面完成了各項生產指標
1.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實現產值12.2億元,同比遞增8.1%(其中:營林產值0.6億元,林產工業產值1.3億元,種植業產值0.5億元,養殖業產值0.5億元,森林食品業產值0.3億元,森林旅游業產值0.4億元,糧食烘干產值6.9億元,其他產值完成1.7億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5∶73∶12。
2.財務運行情況。通過進一步強化“過緊日子”的思想,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千方百計地增收節支,全年營業總收入11,873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3,481萬元,商品流通業收入75萬元,建筑安裝業收入2,264萬元,客貨運輸收入41萬元,出租固定資產收入39萬元;其他業務收入2,689萬元;營業外收入3,284萬元)。全年總支出11,746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支出31萬元;建筑安裝業支出1,854萬元;其他業務成本支出2,014萬元,營業外支出1,988萬元,各項稅金支出34萬元,財務費用凈收入22萬元,管理費用支出5,847萬元)。全年實現利潤127萬元。
企業完成上繳396萬元,完成上繳計劃100%。
(二)加強資源保護培育,夯實了轉型發展的生態基礎
嚴格執行國家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政策,實現了停得住、不反彈。嚴格落實森林管護責任制、森林防火責任制,進一步加強對森防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科學指揮,不斷加強森防裝備投入力度,強化森防專業隊伍建設,實現了連續35年無較大以上森林火災的目標。完成森林撫育27.5萬畝、育苗生產270畝、有害生物防治3.5萬畝,森林經營水平得到提高。緊緊圍繞生態宜居城鎮建設目標,開展“生態鶴北、美麗林城”建設,林業局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榮譽稱號,16個林場通過了總局“美麗森工,綠色林場”達標驗收,林區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對施業區內的非法采金進行重點打擊,加大對侵占林地、毀林開墾、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辦和行政問責力度,查處各類森林行政案件20起,行政處罰20人,有效地震懾了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三)加快產業轉型,推進林區經濟創新發展
立足林區實際,著力從有需求增長空間、有鮮明供給優勢的領域發力,持續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戰略新興產業。
一是倉儲物流工業園區規模不斷壯大。加大與中航國際糧油板塊的二期合作力度,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整合各方資源、混合體制經營,形成了100萬噸糧食倉儲、100萬平方米倉儲物流加工園區。
二是養老產業創新發展。近兩年來,通過推動機構養老向產業化發展,我局的養老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雖然去年養老中心新增120張床位,總床位達到了255張,但仍呈現出“一床難求”的良好發展局面。
三是礦泉水廠升級改造基本完成。去年,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我們以礦泉水廠的國有資產入股,與黑龍江“宜每客”飲品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年產1萬噸礦泉水的生產能力,目前,升級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四是農業種植結構不斷得到優化。通過對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去年,我局的大豆面積明顯減少,玉米、雜糧和其它作物的播種面積達到62,028畝,占總播種面積的54.7%,種植結構更趨合理;同時,果類作物的栽培規模也有了新增長,沙棘、葡萄、五味子、大榛子和盆栽蘋果的保存面積總計達到613畝,同比增長了59%。
五是特色養殖穩步發展。全局地栽木耳977萬袋,種植北藥1,548畝,養蜂2,683箱,養殖藏香豬、森林豬933頭,鹿75頭,冷水魚215畝,林下經濟穩步發展。特別是雙豐林場通過“精培育、精加工、精包裝”,進一步提升了黑木耳產業的經濟效益,成為了我局拉長經濟產業鏈、培育增收新動能的亮點。
六是營林產業化進程加快。通過對林業處“綠森花苑”公司進行升級改造,在園林處苗圃建設9棟溫室大棚,部分職工群眾自主培育紅松嫁接苗6萬株、營養杯大苗1.5萬株,主動參加市場競爭,為林區苗木生產向市場化發展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林業局利用“農開”項目資金營造紅松經濟林500畝。完成森林撫育崗位培訓542人,為建立“營林生產資質認證體系”奠定了基礎。
七是林產工業集群體系初步形成。通過整合我局現有十多家根雕、木雕、石雕家庭作坊式生產廠家,聘請高級藝師傳授加工技術,利用林區豐富的北沉香木和北紅瑪瑙資源,集中研發新工藝品,林產工業集群體系初步形成。
(四)推進企業改革,激發了企業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通過采取市場化運營手段,束縛在體制內的生產要素被解放出來,推動了林區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
一是深化了機制改革。通過大力推進基層單位部分自立、全自立改革,林調隊的“鶴森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和汽運處的山野菜加工廠、廣電局的“新廣傳媒”公司、宣傳部的“最憶攝影”工作室、防火辦和西梧桐的養蜂場、路管處的“米迪奇樂園”等小微企業迅速發展,放開經營的賓館、文體中心也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其是貯木場、汽運處通過內引外聯成功轉型,有力地帶動了職工的再就業,基本上實現了整體轉型發展。
二是加強了企業管理。通過壓縮各項管理費開支,加強資金計劃管理,從嚴管控煤、電、油、水及“三公”經費,杜絕了資金體外循環,堵塞了跑冒滴漏,實現了節能增效。
(五)強化輿論引導,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
通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進一步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
一是加強了林區輿論引導。充分利用電視臺、“鶴北資訊”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陣地,大力弘揚抗聯文化精神,強化“國家至上,企業第一,干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的鶴北企業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加強了文化產業設施建設。投資建設了“鶴北林區服務中心”“東北抗聯文化鶴北陳列館”,尚志文化廣場被評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青年創客巢、圖書館及東北抗聯文化鶴北陳列館業已相繼對外開放,辦事大廳硬件設施建設已經完成,相關單位即將入駐服務。
三是編纂了鶴北史志。抽調專業人員編纂鶴北史志,使鶴北人的精神風貌和歷史功績得到了傳承。目前,史志初稿即將完成。
四是豐富了林區的文化內涵。開展了廣場文化、冰雪文化、全民健身、秧歌拜年、焰火燃放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深入開展“深化改革、創新管理、產業轉型、加快鶴北發展建言獻策”活動,陶冶了職工情操,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
(六)加強民生改善,踐行了轉型發展的根本宗旨
雖然企業財務收入壓力加大,但我們從解決“身邊事”入手,努力提高了職工群眾的獲得感。
一是提高了職工收入。林業局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實際,積極上調了在崗職工工資,使工資平均水平從2,600元/人·月提高到2,960元/人·月,平均上調360元/人·月,上調幅度達13.8%,遠超過經濟增速。為在崗職工配繳住房公積金2,400萬元,惠及3,035人。
二是完善了林區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推行大病醫療、居民醫療等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受到了廣大群眾歡迎,取得了廣泛的社會共識。開展了廠辦大集體職工身份認定工作,共有1,987人獲益。
三是加強了民生投入。2016年,林業局投資1,089萬元對躍進、躍峰、小梧桐、青峰、中興、曙光、西梧桐、高峰8個林場進行了棚戶區改造,改造面積達36,300平方米,惠及726戶職工。對局址的房屋、道路、橋涵、供暖、供水、供電照明等基礎設施進行維修改建,為243戶居民解決了冬季無水吃的難題,結束了十三委居民多年吃不上自來水的歷史。開春和入冬以來,林業局延長和提前供熱25天,并取消了增高費、降低了取暖費。建設社區文化活動室,為5個團體共計500多名職工群眾提供了文化休閑活動場所。
四是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持續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各學校通過加強管理、探索創新、改革教法等措施,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同時我局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了省、國家的兩級評估驗收;職工培訓學校開展各類培訓班27期,培訓人數達1751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在崗職工素質,增強了下崗職工新技能,形成了就業新合力。
五是提升了公共醫療服務水平。投資50余萬元,為職工醫院購置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引進中醫人才成立中醫科,對基層醫護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開展進林場、進社區、進退休辦送醫活動,聯合義診3,365人次,提升了林區公共醫療服務保障能力。
六是加強了安全生產及信訪維穩工作。通過逐級落實責任制,較好地完成了林區安全生產和信訪維穩工作,為林區人民營造了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
七是開展了社會幫扶救助活動。為65戶困難家庭落實低保政策,并實行動態管理,全局共有885戶困難家庭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受益人口達1,740人;積極開展送溫暖、金秋助學、春蕾行動等幫扶救助活動,總資金達54.2萬元。
八是推進了脫貧攻堅工作。林業局于2016年11月新成立了扶貧辦公室,建立了貧困職工幫扶檔案和領導干部責任目標體系,大力引導和支持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積極進行幫扶救助,為開展精準扶貧奠定了基礎。
(七)加強組織落實,龍煤轉崗分流人員得到妥善安置
順利完成龍煤鶴礦集團1,000人的人事檔案接收工作,在實施原崗位不變、職級不變、身份不變的基礎上,安排工作崗位293人,簽訂自主創業協議707人。通過建立溫室大棚,大力開展森林防火、公路養護、森林撫育、林下種養殖等活動,積極引導職工分流、轉崗、保生活。
(八)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了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通過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舉辦“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聘請省委黨校教授等6名專家對局級領導班子成員、機關科室負責人、基層黨政領導在內的215名領導干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集中培訓,用新思想、新方法研討林區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民生改善、職工致富等重點問題,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凝聚了共識,匯聚了力量,進一步提升了廣大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在這里,我還想重點強調的是,過去一年,我們在面臨各種特殊困難的情況下:一是下大氣力真正解決了在森工影響較大的祥鶴木業公司拖欠職工工資的問題,確保了大局穩定,給了職工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二是下大氣力努力解決了龍煤鶴礦集團一千名職工分流到我局的安置問題,既保證了大局穩定,又向上級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三是下大氣力上調職工工資,在經濟形勢特別緊張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與森工系統同步提高了職工的工資性收入。四是下大氣力整合資源,從方便全局職工群眾辦事的角度著想,建設了陽光政務大廳,為職工群眾辦了一件實在的好事。五是下大氣力在弘揚抗聯精神、提升企業文化的軟實力上下工夫,建設并投入使用了“東北抗聯文化鶴北陳列館”,免費對社會開放,不斷提升了林業局的影響力。
回顧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是在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是在林區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的情況下取得的;是在替代產業薄弱、新興產業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局黨委林業局,向全局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向關心、支持鶴北發展的上級領導、鶴北國有林管理分局、武警部隊、外駐企事業單位、老干部、老職工,表示衷心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問題和不足。當前,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作為曾經的木材生產大局,由于歷史上過于依賴木材生產,對發展替代產業認識不足,致使停伐后,由于缺乏規模化的替代產業,加之企業的自我積累有限,當前的轉型發展出現了底子薄、收入少、企業自有資金嚴重不足等問題。還有一部分職工,特別是一部分領導干部對當前的窮日子、緊日子缺乏正確的認識,仍沉湎于過去木材生產時期的大局、富局、腰粗、錢沖、干啥都有錢的自我感覺中不能自拔,在一些事情上不但不量力而行,反而盲目攀比,工作中缺乏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甘于奉獻的精神,責任心不強,工作作風漂浮。突出表現為:一是個別領導干部心無戒律、口無遮攔,存在不守規矩、不講政治、不顧大局、不與局黨委林業局保持高度一致的問題。二是個別領導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不能立足崗位盡責、腳踏實地工作,總是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三是個別領導干部思想老化,遲疑觀望,不思進取,缺乏闖市場求發展的創新意識。四是林區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雖有好的勢頭,但還未形成蓬勃發展的局面。五是大量的富余職工亟待分流,職工工資性收入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民生保障還有待于加強。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7年工作目標及措施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全省森工全面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局產業轉型發展“上臺階”之年。我們將牢牢抓住全省大力發展“兩山經濟”、深化國有林區改革、各項支持政策疊加的三大戰略機遇,堅決克服人的挑戰、體制機制的挑戰和市場的挑戰,按照總局黨委提出的“創新求發展、開放辦森工”的發展理念,用“五條發展路徑”落實“486”規劃布局,奮力走出林區全面振興的新路子。
2017年,我們的總體工作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森工總局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不動搖的總基調,堅持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主線,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干部作風轉變,深化企業改革,強化生態保護和培育,按照總局“486”產業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加快項目建設,增進民生福祉,向著林區振興發展的目標奮勇前進。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努力實現總產值增長7.5%。在職職工平均工資增長10%。完成上繳任務1,035萬元。
為保證上述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持續推進生態建設,為林區的發展固本強基
帶領林區職工群眾深入持久地實施好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規劃,為“兩山經濟”發展固本強基。
一是強化資源保護。全面落實管護經營責任制和森林防火責任制,確保連續36年不發生較大以上森林火災;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持續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加強有害生物防治,嚴格保護野生動植物,堅決守住林地和森林、濕地、植被、物種四條生態保護紅線,打造良好的生態功能區。
二是強化資源培育。對全局的熟化豐產林用地進行普查,對25度坡以上的熟化豐產林用地逐步進行退耕還林,鼓勵職工群眾在退耕還林地、棄耕地及“兩荒”地上優先培育紅松、三大硬闊等用材林和大榛子、沙棘、北藥等經濟林。本著“天然林撫育不準出產品,不準砍伐經濟植物”的原則,合理安排森林撫育任務。做到誰栽誰管誰保質量,一管三年,責任明確,管理嚴細、處理嚴肅。創新苗圃和苗木經營管理機制,保證上山苗木質量和造林綠化需要。加強對營林生產作業質量的監管和驗收。積極探索生態服務功能價值化和碳匯交易機制。
三是強化制度建設。貫徹執行《關于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實行國有森林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貫徹執行《領導干部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使生態保護規范化、制度化。
(二)全面深化企業改革,走創新發展之路
成立改革推進辦公室,嚴格按照國家、省和森工總局的改革要求,部署開展好“兩單一圖”和“放管服”改革工作,穩妥推進各項改革,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一是推進林區體制改革。年內厘清森林資源管理、社會行政管理、企業運營“三條線”工作,按照總局關于推進國有林區改革的要求,2018年林區改革要全面推開。
二是深化機關機構改革。本著“精干核心層,收縮管理層,充實經營層”的原則,對機關部門管理機構和人員進行機構重組、崗位重定,逐步解決職責交叉、機構重疊虛設、既缺人又多人等問題,建立精簡高效、運轉協調、權責對等的管理機關。
三是深化企業管理改革。加大全局自立和部分自立單位改革力度,各單位按核定指標完成上繳。對全局可實施股份制改造的單位要抓緊研究落實,爭取年內完成改制規劃。
四是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制定產業項目建設、脫貧攻堅、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策部署情況考核機制。根據不同工作性質和職責,建立崗位與績效考核掛鉤的工資制度,鼓勵多勞多得;建立領導干部任期責任制,完善目標責任考核及問責制度。
(三)加強產業布局規劃,走綠色發展之路
持續實施“產業強局”戰略,在重點領域進行布局,在產業鏈延伸上、市場營銷上下功夫,培育和壯大一批有生機、有活力的實體經濟,盡快形成新的有影響力的產業體系。
一是重點發展種植養殖產業。發揮工業園區100萬噸糧食倉儲項目優勢,謀劃建立糧食飼料加工企業,優先落實“百萬頭生豬”和年出欄3,000頭的肉牛養殖項目;大力推進北藥種植,打造“萬畝”規模北藥種植基地。力爭通過3—5年的建設,形成以中航國際糧食倉儲為“龍頭”,以生豬肉牛產業、北藥種植產業為“中心”,以肉牛生豬屠宰加工冷藏、北藥加工、有機肥生產為“末端”的全產業鏈,帶動生態種植、綠色食品、物流及服務等產業發展。
二是大力發展“大養老”產業。發揮我局養老中心的管理品牌優勢,整合林區教育、醫療、養老資源,進一步優化林區養老產業布局,今年新增養老床位200張。通過招商引資,對適宜的平房進行改建,積極拓展“居家養老”和“候鳥式養老”服務項目,不斷擴大養老中心經營規模,為打造1,000張床位的“智慧型”健康大養老產業奠定基礎。
三是積極壯大特色養殖規模。鼓勵廣大職工群眾依托林區無公害、無污染的生態環境優勢,利用林地、土地、水面等資源優勢,擴大綠色有機糧豆種植,種植黑木耳、黃瓜籽、紫蘇、葡萄等生長周期短、收益高、見效快的特色品種,大力發展紅松、胡桃楸、榛子等經濟林;大力發展以森林豬和森林雞、鴨、鵝為主的林下養殖業以及冷水魚、養蜂產業,建立良性產業循環經濟帶,拓寬職工致富之路。引導職工群眾成立各種產業合作社,引入外來資本、聘請培養職業經紀人和專業人才,通過商標注冊、建廠加工、市場營銷,帶動山野菜、食用菌、林果、蜂產業、林下種養植(殖)業等產業發展。
四是合作開發礦藏資源。用資源、閑置資產及注入資金的方式入股中嘉建筑石材有限公司,共同開發蛇紋巖建筑石材產品,研發手工藝品和大型石雕產品,力爭把礦產資源開發轉化為林區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五是加速林產工業產業集群發展。立足我局北沉香、北紅瑪瑙資源優勢,實施資源保護、有序開發、工藝創新、市場服務體系建設、文化要素融合、多層次人才培養等戰略保障機制,加速林產工業集群發展。
六是發展旅游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思路,拓展林區產品供給功能,從過去單純賣產品向當前賣風景觀賞、賣感覺參與、賣綠色健康轉變,推進林業與旅游養生養老深度整合。一是立足我局“一園、二地、三河、四文化”旅游供給優勢,完成以聯營母樹林和趙尚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中心的紅色旅游景區、以局址為中心的4A級“松林小鎮”旅游景區、以雙豐林場為中心的梧桐河流域旅游景區的總體規劃,推動林區的旅游產業向休閑式旅游、田園式養生、候鳥式養老方向發展。二是重點謀劃建設局址4A級“松林小鎮”、聯營紅松母樹林生態景區、“聯營—青峰”越野賽車道、林業處影視基地,對接鶴崗、蘿北界江旅游線路,大力發展原始紅松林生態游、紅色旅游、居家旅游等項目。三是通過發展旅游產業,帶動林區有機農業種植、綠色食品、北沉香和北瑪瑙工藝品加工等產業發展,逐步把我們的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七是大力發展營林產業。逐步對森林撫育實施工程化管理,結合經濟林營造推進商品化造林,推進三大國有苗圃、花苑公司體制改革,逐步實行訂單式苗木花卉供應,力求在營林機制改革和營林科技創新上實現突破,推進營林產業化快速發展,為林區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八是積極扶持網絡經濟發展。積極引領和鼓勵全民創業,努力打造以電子商務為主體的創業隊伍。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推進林區傳統經營模式向電商、微商、微盟等新模式加速轉變,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將林區的旅游資源、養老資源和綠色產品在“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上進行推介展示,加大宣傳力度,拓寬銷售渠道,不斷做大做強、做出品牌效應,逐步把我們的資源和產品變成現金流.
九是積極配合關門嘴子水庫的開工建設。舉全局之力積極推進關門嘴子水庫的工程實施,利用與鶴崗市政府達成的“鶴北林業局在水庫開發、建設中、經營過程中,享有用人、用工優先權;水庫建成后,水面旅游、養殖等部分經營項目享有優先開發、經營權;享有經濟收益共享權”的合作協議,積極主動參與項目建設,解決部分職工的轉崗就業,增加企業經濟收益。
十是積極推進對俄開發。堅持市場化運作,發揮企業在項目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積極推進對俄開發,為林區發展另辟蹊徑。
(四)強化招商引資,加快發展步伐
投資是企業發展的“壓艙石”。今年,我們要通過強化招商引資這個關鍵工作,狠抓投資促進,推動項目簽約、落地、開工。
一是加強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等媒體擴大宣傳,鼓勵全民圍繞鶴北的優勢資源,按林業局確定的重點項目進行招商引資。
二是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將今年的招商引資任務落實到每一名林業局黨政領導頭上,層層落實責任,發動各級干部招商,帶動全社會招商。.
三是做好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把握政策導向,凝聚發展合力,認真謀劃論證,切實做好產業項目的可研、報批等前期工作。
四是做好項目的落地推進工作。主動調整工作重心,積極與上級相關部門對接、與市場資本對接,用“釘釘子”的精神爭政策、跑項目、盯資金,爭取將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級投資計劃,最大限度承接政策紅利。對于建立聯系的項目,要緊盯不放,促進項目早日簽約落地;對于要開工的項目,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早日開工,提高項目的生成率。
(五)著力強化企業管理,為企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抓緊制訂鶴北制度匯編,形成鶴北管理體系,從嚴規范從政行為,做到用制度管人、管物、管權,實現保工資、保上繳、保民生、保穩定、促轉型的工作目標。
一是嚴格加強計劃管理。制定《2017年各項生產計劃》《2017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2017年人員編制計劃》,嚴格按計劃開展工作。
二是加強財務管理。加強資金計劃管理,從緊從儉從嚴,堅決杜絕資金體外循環。進一步壓縮各項管理費開支,嚴管支出,開源節流。強化對日常財會業務工作的規范和檢查,對全局資金收支運行情況跟蹤審核、稽查,嚴肅財經紀律,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嚴禁坐收坐支,杜絕跑冒滴漏。
三是加強資產管理。成立“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配齊配強專業技術人員,對國有資產和租賃費用統一管理,全方位監管,建立監管責任追究制度。制定資產有序流動、合理使用辦法,對現有資產的數量、質量和使用狀況建檔立卡,完善資產調撥和轉用審批手續和制度,盤活國有資產,確保增值,杜絕流失。對所有可租資產,包括在租資產全部面向社會公開競價租賃。嚴格執行總局制定的合同管理辦法,統一規范合同文本,嚴格履行合同簽訂程序.
四是強化債權債務管理。積極推進債權債務清理工作,將債權的清收情況與各單位、部門的年度考核指標掛鉤。債務要有合法有效的原始憑據,手續齊全;償還時要經林業局審核,明確責任,誰欠誰償還。
五是強化內部審計管理。拓寬審計覆蓋面,依法加大事中審計、經營效果跟蹤審計、離任審計,審計結果力求真實,與干部使用和評先選優掛鉤。
六是強化考核管理。創新考核辦法,做好各項工作的月考核、季評價、半年總結工作,對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考核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提高考核效能。
七是成立督辦檢查機構,設立微信平臺、群眾舉報電話,切實加大對產業項目建設、脫貧攻堅、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的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力度。
(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夯實發展之本
在當前企業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我們將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該辦能辦的實事要竭力辦好,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
一是提高職工收入。通過產業發展、節能挖潛,千方百計地提高職工的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確保職工工資跟上森工系統的工資調整步伐。
二是提高職工就業。積極向上爭取政策,繼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職工以創業帶動就業,通過項目的發展,重點解決職工家庭“零”就業和再就業的問題。
三是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要切實加強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的監督和管理,努力消除公共衛生隱患,確保食品安全。要進一步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強化局、場兩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有效提升醫療機構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努力在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看病用藥負擔上取得實效,切實保障林區居民的身體健康。
四是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堅持從林區的教育實際出發,堅持從提高林區教育教學質量入手,對全局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盤活閑置資產,優化教師結構,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思路,提高辦學信譽,努力辦好職工群眾滿意的教育。
五是抓好精準扶貧脫貧和社會救助工作。通過建檔立卡,摸清楚貧困職工群眾人口底數;實行各級領導責任包干制,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單位施策,突出產業扶貧和脫貧;引導有“造血”功能的貧困家庭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對沒有“造血”功能的貧困家庭,落實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和社會救助托底政策,通過“輸血”突出解決貧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學生上學等問題,使困難職工群眾遇急有助、遇困有幫。
(七)優化服務環境,拓寬發展通道
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為林區發展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緊盯關鍵崗位、重點部門、涉企行業和服務窗口單位,專項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負責等問題,著重解決以權謀私和勒卡索要等破壞發展環境、影響項目建設的突出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形象差的窗口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者進行嚴肅問責并予以曝光,為企業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二是開辟“綠色通道”。精心打造“林區服務超市”,完善崗位責任制,提高辦事效能,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為擴大林區招商引資規模,實現產業高速發展開辟“綠色通道”。
三是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和信訪維穩工作。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暢通信訪渠道,依法依規抓好信訪工作,構建多元化解社會矛盾新格局,強化領導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責任,化解社會矛盾,為企業發展營造政通人和的發展環境。
四是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工作。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公安隊伍,提升保護森林資源安全、維護林區社會穩定的履職能力,切實發揮好平安建設主力軍作用,確保林區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大局安定有序,更好服務和保障林區轉型發展。
(八)加強區域合作,實現發展共贏
各級領導干部要全面樹立合作共贏的思想意識,既要加強林場之間的區域合作,又要加強山上與山下基層單位間的合作,尤其是加強企業與鶴崗市、寶泉嶺農管局、蘿北縣的區域合作,力爭通過跨區域配置資源,共享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在推進生態農業、綠色食品、文化旅游、健康養老、大林業板塊等方面形成合力,走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
(九)強化政治責任,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當前,我局正處在企業改革、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堅定信心,扎實抓好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推動總局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在鶴北落地生效。二是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堅持”重要指示精神,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因地制宜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切實讓職工群眾的口袋實實在在地鼓起來,讓職工群眾過上好日子,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新路。三是始終把林區職工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改進工作作風,堅定“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樹立“久久為功”的服務意識,千方百計解決好林區職工群眾的現實問題,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工作,努力提高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四是以“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克發展難題,在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上進行探索和創新突破。五是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履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以“零容忍”的態度反腐敗,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抓作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帶頭廉潔自律,以“關鍵少數”帶動全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為林區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總局黨委總局的正確領導下,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動員和帶領全局職工群眾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為建設“生態鶴北、富裕鶴北、人文鶴北、福利鶴北”做出新的貢獻,向著林區振興發展的目標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