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按照森工總局、合江管理局的安排部署,我局以二期天保工程實施為中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改革創新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積極發展后續產業,加大轉型升級推進力度,構建和諧、穩定、發展的企業新局面,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經濟指標。截止年底,全局共實現林業總產值10.5億元,同比遞增了8.7%,增加值完成2.8億元。完成中幼齡林撫育21萬畝,木材采伐2.6萬立方米,銷售收入5,028.6萬元。在崗職工5,848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7元。
一、林業產值持續增長,產業結構繼續向第二、三產業調整
2014年,我局經濟形勢總體趨好,林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經濟發展質量略有提升。林業總產值10.5億元,比2013年增加0.8億元,增長了8.7%。總產值中,第一產業3.7億元,第二產業5.0億元,第三產業1.8億元,分別占35%、47%和18%。與2013年比,第一產業比例繼續下降,第二、三產業比例繼續上升(表1-1),第二、三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發展強勢拉動總產值增長。
分行業來看,2014年,我局林下經濟和林產工業保持強勁勢頭,對企業經濟增長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圖1-1)。與2013年比,我局林下經濟產值增長了17.2%,木材加工在原料極其短缺情況下影響甚微,同比持平;受木材產量調減因素影響,企業木材采運業產值下降了16.8%。在林業總產值增長因素中,林下經濟、木材加工、經濟林產品、旅游、木材采運、其他產業,分別貢獻了6.15、-0.09、2.43、0.63、-0.76和0.34個百分點。統計顯示,我局的產業結構繼續向非林非木產品調整,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導的林區經濟結構逐漸調整成以多種經營和林產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新格局,實現產業多元化、產品多樣化。從總體來看,受木材產量調減、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影響,經濟發展整體處于有增有減、有優有劣的態勢。
表1-1 2011─2014年鶴北林業局產業結構
|
|
產業結構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2比2011年增減比例
|
2013比2012年增減比例
|
2014比2013年增減比例
|
第一產業
|
44347
|
43206
|
39931
|
37872
|
-2.57
|
-7.58
|
-5.16
|
第二產業
|
22448
|
31648
|
42925
|
49501
|
40.98
|
35.63
|
15.32
|
第三產業
|
10383
|
11743
|
14133
|
18015
|
13.1
|
20.35
|
27.47
|
|
|
|
|
|
|
|
|
|
二、森林蓄積增加,資源質量不斷提高
近年來,通過天保工程的森林資源管護、中幼齡林撫育及低產低效林改造和后備資源培育等政策的執行,我局的森林資源蓄積逐年增長,林齡結構漸趨合理,森林資源質量緩慢提高。森林總蓄積量從實施天保工程前的2,724萬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3,605萬立方米,總蓄積量增加了881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從實施天保工程前的77.9%增加到現在的89%,森林覆被率增加了11.1%。有林地總蓄積由天保前的22,212,135立方米增加到34,998,638立方米,增加了57.6%。截止2014年底,森林蓄積為3,605萬立方米,比上一年增加94萬立方米,增長了2.7 %。森林蓄積中成過熟林、近熟林和中幼齡林比例分別是12% 、29%和59 %。森林蓄積的不斷提高,使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98-14年間,中幼齡林比例一直很高,成過熟林比例偏小,近熟林的蓄積所占比例僅一成多,可采資源,特別是可持續采伐的資源嚴重不足,并略有下降,這說明我局森林資源危機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
三、加強質量管理,森林撫育工作得以全面完成
在國家森林撫育補貼的政策支持下,我局今年的森林撫育規模有所增大,達21萬畝,增幅達5%,有利于我局持續對中幼齡林進行撫育經營,對促進林區長期依賴主伐作業生存的職工進行轉型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下發《2014年鶴北林業局森林撫育工作實施方案》、《2014年鶴北林業局森林撫育檢查驗收方案》,適時組織召開全局森林撫育生產會議,為全局森林撫育的生產實施奠定了強有力的技術與組織保障;通過開展了5次森林經營技術崗位培訓,著重對各生產單位的主管領導、技術員和營林段長、林業局森林撫育檢驗稽查隊的主管領導及稽查員、營林局營林驗收隊員、貯木場和汽運處2個專業隊的管理及生產人員進行了培訓,全面提高了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通過簽訂責任狀,將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人頭上,保障了全局21萬畝森林撫育經營生產任務的順利開展,為林業局解決近1000名富余人員的轉崗從業奠定了基礎。
四、木材停伐,對我局經濟及各行業產值影響較大
2014年度木材產值3,604萬元,同比降低了16.8%。今年四月一日起國家要求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木材產量僅完成26,926立方米,比1998年減少了25.3萬立方米,減少幅度90.4%。因木材產量停伐,使得木材銷售收入累計減少32,890 萬元。
木材采運業曾在我局經濟發展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我局經濟的影響十分明顯。鶴北林業局于72年建局到90年代初,是以木材生產為主的單一產業時期。1973年,全局木材產量為3萬立方米,到1987年達到歷史最高點,木材產量45萬立方米,木材采運產值占當年企業總產值比重的95.2%。在這一時期,木材采運業是支撐我局經濟快速增長的最大動力。國家“天保”工程啟動以后,控制了高強度采伐,森林資源得以休生養息,但同時木材產量的大幅調減直至停伐對企業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負向拉動也已經慢慢凸現。
木材停伐直接影響到了產值及收入的銳減。從統計數據上看,木材產量由最高年產45萬m3調減到2011年的3.5萬m3直至今年4月1日止全面停伐;木材產值占行業總產值比重由“十五”的42.3%降至“十二五”前四年6.5%,下降幅度為35.8%。木材產值由49,556萬元減少到 17,354萬元,相比減少了近3倍。天保一期十年間,我局木材產量由年產30萬m3調減到18萬m3,但木材年銷售收入仍可達到16,000萬左右。天保二期起我局木材產量再次調減到4.5萬m3,銷售收入維持在6,000萬左右,今年4月1日止停伐后,我局木材產量首次出現了零庫存,零銷售。(各時期木材產量見圖1-4)
從三大產業上看,木材全面停伐也引起全局其他行業經濟的必然反應。
木材停伐對第一產業的沖擊最為明顯。以天保一期啟動前2010年為例,我局木材生產19萬m3,木材采運業實現產值1.8億元,占第一產業產值的比重為45.1%。按今年截止4月1日止生產木材的2.6萬立方米計算,木材采運產值比2010年減少1.5億元,拉動GDP下降9.2個百分點。
木材停伐對第二產業中木材加工產業有很大影響。停伐前,我局實行原木不出局,18萬m3原木產量使大多木材加工企業原料需求得以保障。停伐后,局內四十多家加工廠只能靠周邊零散材源, 80%的廠家因缺乏原材料停產倒閉,目前維持生存的已不到十家,林產工業戰線700余人下崗失業。
木材調減對三產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也有一定影響。由于木材產量停伐,受影響最大的是占林業在崗職工總數44%左右的木材采運和林產工業的一線工人,如果不能及時轉崗,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將會產生,職工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會隨之下降,這無疑會波及到全局批發、零售商品銷售額與住宿、餐飲營業額的增長,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的發展會受其不同程度的影響。
五、經濟轉型穩步推進,替代產業發展迅猛
1、提升改造林產工業傳統產業
2014年4月1日以后,森工林區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采伐,給林產工業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嚴重制約了林產工業的發展,全局半數以上木材加工企業處于無米下炊的境地。面臨原料短缺,資金不足的局面,各木材加工企業積極面對困難,走出去考察市場,利用俄羅斯進口木材資源,繼續發展我局林產工業。今年我局林產工業產值依然保持在1.7億元的同期水平,并且林產工業產品結構也逐漸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由初級產品向半成品和終端產品轉變,其中規模較大較典型的有兩家:
(1)祥鶴木業家俱生產項目
祥鶴木業家俱生產項目是我局林產工業第一大龍頭產業項目,現有固定資產4000萬元,設備26臺套,年創產值1億多元。公司依托蘿北、綏芬河口岸優勢,進口俄羅斯木材為原料, 年產家俱7萬件(套),并于2011年9月通過了國際商業體系BSCI(商業社會標準)認證,安置就為人數450人。企業于2014年又進行了擴建,新建制材車間1300平方米,新建家俱車間8383平方米,新建漆線車間1320平方米。改造后產品種類由單一的的餐桌、餐椅餐廳家庭系列,逐步開發出電視柜、床、茶幾、衣柜等臥房家具系列。
(2)澳琪木業雪糕柄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于2013年建成,年產60萬標箱雪糕柄,年加工原木2萬米,安置就業人數250人。今年繼續投資400萬元,新進10套面曲機和一套燙字機,新上一條醫用壓舌板生產線,由專人負責聯系原料,從口岸俄羅斯、綏芬河及周邊縣市等地進材,已確保穩定生產,并已簽訂出口單子,把產品推向歐美市場。
2、糧食倉儲、加工物流發展迅速
糧食倉儲加工廠近年發展迅速,目前規模以上的有大運糧貿公司的糧食倉儲、江珠米業的糧食倉儲項目、云峰糧貿有限公司的糧食倉儲及飼料加工、滿豐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的糧食倉儲項目和奧琪糧食貿易有限公司。以上5家糧食倉儲、加工物流企業總投資在3億多元,可形成每年糧食倉儲加工30萬噸糧食的能力。可解決安置富余職工350 人。
3、黑木耳等食用菌類產業發展壯大
全局投入3000余萬元生產地栽木耳3000萬袋,林業局貼息100%為485戶地栽木耳種植戶貸款1800萬元。并在雙豐林場、金礦林場、局址建成地栽木耳生產加工車間,年產地栽木耳1000萬袋以上,總銷售收入達9000萬元,利潤2400萬元。
4、標準化養殖場和畜牧小區建設規模不斷擴大
林業局現已建成標準化小區20個,其中:養雞小區3個、養鹿小區2個、養豬小區3個、牛羊小區11個、養貉小區1個。最大規模養豬小區是福源養豬場,位于雙豐林場場區西側,豬舍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年飼養量3,000頭以上,年產值近500萬元,是鶴北林區最標準的養殖小區。
5、特色養殖成效顯著
特色養殖成為產業發展的新亮點,雙豐林場、衛東林場、聯營林場的冷水魚養殖規模和效益不斷提高;慶林林場的藏香豬和家豬散養受到市場的追捧,在品質上完全達到綠色食品的標準,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曙光林場的養貉從試養到今年已達到千只以上的規模,經濟效益顯著,成為我局林場職工新的致富項目。同時我局把特色養殖、飲食服務及游客觀賞融為一體,不斷擴大產業鏈,使其產品及其特色飲食遠近聞名,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林區收入持續增長,居住條件得到改善
2014年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完成9,989萬元,其中計時工資總額遞增20%,但由于木材停伐,原計件工人轉崗森撫或其他戰線,使得木材計件工資大幅減少,總工資水平同比有所降低,人均年在崗工資為18,131萬元,比1997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317.5元增加了14,813.5元,仍是天保工程實施以來的較高水平(圖1-5)。林區人均收入達到20,507元,同比增長10.5%。截止年底,按我局林業總人口21,810人計算,7,505戶職工家庭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953元,成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增長點。同時我局積極配合國家棚改政策,持續推進民生工程。截止到目前新建改造棚戶區共計5736戶,建設了棚改小區道路、給水、排水、供熱、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極大地改善了林區職工群眾的居住條件。
七、依托天保政策,職工轉崗就業困難得到緩解
今年我局依托天保工程政策,積極做好森林撫育工作,大力發展林區經濟,積極促進職工轉崗就業,并通過大力開展培訓,提高職工就業能力。1998年,在崗職工占在冊職工的比例為78.8%,2014年達到90.7%,職工上崗就業率增加了11.9個百分點。1998年下崗待安置職工占在冊職工的比例為21.2%,2014年達到9.3%,職工下崗待安置率下降了11.9個百分點(圖1-6)。
八、存在的問題
一是商品材停伐,人員分流問題凸顯
停產后企業可支配資金大幅減少,壓力較大。原有的木材采運職工大多技能單一,年齡普遍偏大,下崗分流人員增多,就業渠道偏窄。目前雖有一部分職工轉崗到森林撫育和林下經濟發展中,但仍有大部分下崗職工再就業困難重重。部分職工認識不到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也有部分職工對政策理解不夠,對國家幫扶期望值過高,依賴思想重,極少數人甚至寄希望于通過纏、鬧、上訪等,引起上級部門的重視,影響林區穩定。
二是職工工資收入過低依舊是林區民生的最大問題
2014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不足2000元,雖年年有所提高,但工資增長緩慢,且增長速度遠不如地方,同時工資收入幾乎是林區職工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工資外的經營業收入以非林業收入為主,主要來自餐欽和養殖收入,收入低成為影響企業正常運行和林區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林區的物價相對又高,職工除去參加保險、子女上學等支出后所剩無已,特別是棚改分樓房后,大多數職工積蓄被掏空,眾多職工家庭生活已處于入不敷出的境地,迫切需要增加林區職工收入,縮小地區、行業之間收入差別,體現社會公平。
三是產業轉型發展認識不足,龍頭企業作用還不明顯
林區有著獨特的資源和生態化優勢,林下食品工業、北藥業、畜牧業、文化產業,現代物流業的潛力還沒有充分挖掘和開拓市場,尚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對產業轉型認識還有待提高,沒有充分調動龍頭企業作用,對經濟的拉動力不強,整個產業體系缺少品牌影響力,沒有市場知名度,市場競爭力弱。
新的一年,我局的經濟運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還很多。我們將繼續落實好森工的各項方針政策,積極面對木材產量停伐的現實情況,以森工改革和三年轉型發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鼓足干勁,頑強拼搏,為建設美麗、富裕、文明的新鶴北而努力奮斗!
二0一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