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河林業局全面建設林區小康社會規劃(三) |
2009-01-22 |
第四部分 主要對策 一、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1、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公司體制,組建葦河林業有限責任公司,建立適應國有森工企業特點的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和管理體制。林業局各經營性公司逐步改制法人實體,其它如營林生產、資源管護和林區社會行政管理部門轉制為國家財政撥款的事業型單位,實行企業辦事業型體制。 ⑴將森工企業營造林和森林管護的營林生產部門以及公檢法司、林區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行政管理部門整體轉制為國家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實行社區行政事業化管理新體制。 ⑵將廣播通訊、生活福利、后勤服務、商糧貿易等從社會行政管理部門分離出來,分期組建社區各類服務公司,全面負責社區內服務工作,并通過服務性收費和財政定額補貼逐步走向市場。 ⑶通過對經營性資產的分立和重組,企業社區各類服務組織功能逐步完善,由企事業型整體轉制為營林事業型,建立起營林事業化管理新體制。 2、積極推行以產權變更形式為主的企業改制和改組,放開企業資產組織形式、經營形式和經營內容,國有經濟迅速退出,積極作好職工身份置換工作,大力發展林區個體、私營、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民營經濟。進一步推進營林機制改革,吸引社會各方資金和勞力,拓寬更新造林資金來源渠道,加速更新造林的步伐。一是鼓勵職工家屬和林區青年自籌資金進行人工更新造林,營造集體、個體自費林。二是營造自費林限于商品林區的適宜地塊。第一類郁閉度0.2以下疏灌林地、無林地、宜林荒山荒地,退耕還林地等;第二類郁閉度在0.4以下的林冠下林地,營造小班面積不小于1公頃。三是自費造林林地歸國家所有,造林木及林下同步更新林木歸自費造林者所有,造林地內原有上層林木歸國家所有,造林戶負責管護。四是集體、個體自費造林戶在不破壞森林資源和影響林木生長的前提下,可以從事林糧間作及林副產品生產,其收入歸己。五是自費造林者營造林生產納入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六是自費造林地的原有林木由森林調查隊調查評定。七是自費造林辦理相應手續,有權繼承、轉讓和出售。八是自費造林所生產的木材、林木種子等歸自費造林者所有,其成果實行效益分成制。其中:自費造林地上原有上層林木的增長部分,甲方七成,乙方三成;自費造林者所營造的林木甲方二成,乙方八成;經濟林所創效益甲方二成,乙方八成。 3、積極推進人事勞動分配制度改革,局機關事業單位全面推行公開競聘、定期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各單位要根據生產需要定崗、定編、定員、實現減員增效。要建立以崗位效益為主要形式的工資制度,做到以崗定薪、易崗易薪,并進行企業經營者年薪制試點工作。 4、建立承包管護經營責任區林地流轉制度,以森林 資源管護經營責任區為單元,在確定的管護經營承包期內, 按照全部資源的立地條件、管護等級、經營環境的不同, 本著自愿、公正、平等的原則,按照森林資源所有權不變, 有償轉讓分戶承包管護經營權。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 體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研究森林經營中的營林生產商 品化、森林資源資產化以及進入市場的條件、標準和方式 等,探索建立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區的林地流轉制度,盤活 森林資源存量資產。 二、拓寬投融資渠道、實施龍頭項目牽動戰略 全面建設林區小康社會,振興林區經濟,必須有好的項目做支撐,走龍頭大項目牽動戰略,要千方百計落實好中央《決定》的各項政策,想盡辦法加大資金籌措,拓寬投融資渠道,保證龍頭項目的順利建成。拓寬投融資渠道,采取多種形式招商引資,建立國有資本、國外資本、民間資本有機結合。支持和鼓勵職工投資入股,挖掘社會各種各類資金的潛力,加快資金流轉速度,最大限度地活化資金,對立局項目進行改造和建設。建立投融資的激勵機制,對投融資的企業和個人要予以優惠政策支持,對引進投資的企業和個人要予以獎勵。實施以山野菜加工、奶制品、森林雞養殖加工、北方大白鵝養殖、生物制藥、肉牛屠宰加工等一批龍頭項目發展戰略,到2005年前各林場必須上一個立場項目,解決制造費開支。 三、實施科教興林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全面建設林區小康社會,必須依靠科技教育,要通過優先發展林業科技教育,為林區發展經濟提供技術,人才和智力扶持。 1、積極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素質。 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集中辦小學,精辦高中,教學儀器設備、校舍達到規范化、標準化,高薪聘請名校名師來我局任教,逐漸兌現教師地方工資,實施校長崗位培訓,高級研修和持證上崗制度。加快培養各類人才,逐步完善大眾化、社會化的終身教育體系,提高職工教育普及程度。 2、依靠科技進步,推進企業經濟發展。 ⑴加快林業科技的開發和推廣。重點開發林木良種、速生豐產林營造,木材精深加工、養肉牛、奶牛、森林雞、北方大白鵝、山野菜、中草藥材種植、綠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藥等方面的技術,建立建全科技推廣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戰略要求的科技創新體系和機制。 ⑵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才人、發揮人才作用的管理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從制度上保證各類人才得到與他們的勞動和貢獻相適應的報酬。重點培養和引進人造板、畜牧、養殖、綠色食品、北藥等科研、生產技術、市場營銷等專業人才。同時加大繼續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的力度,對主要生產崗位,制定崗位技術標準,有計劃的開展在職職工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四、實施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戰略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針,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制定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開拓對外開放新局面,即要引進項目和資金、又要引進機制、技術和人才,采取參加會議招商、人人自主招商、網上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形勢,千方百計的把國內外大公司、大集團引進來。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利用我局與俄羅斯地緣的優勢,在綏芬河建木材加工廠,赴俄森林采伐、農業技術合作,赴老撾森林采伐。 五、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廣開就業門路 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充分就業,是全面小康的目標之一,要加強林區就業和再就業及社會保障體系 建設相關的各項工作,確保社會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1、健全林區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各項保險覆蓋面。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運用企業、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四種力量,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四個層次上發揮作用,完善退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制度。重點保障低收入的弱勢群體,維護林區社會穩定。 2、廣開就業門路,實施再就業扶持發展戰略。我局再就業發展的方向是第三產業,非林非木產業,重點以勞務輸出、森林旅游、綠色食品、生物制藥、牛屠宰加工和奶牛養殖龍頭企業項目,提供較多的就業崗位。同時鼓勵組織下崗職工參與森林資源管護經營、營造民有林、發展家庭經濟、從事養殖業、種植業和小型加工業,進一步發展社區服務業,進一步的完善勞動力市場,全面提供職業介紹、信息交流、政策咨詢等服務,使企業職工有業可從,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職工群眾的生活條件 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是小城鎮建設組成部分,實現“快自立、建小康”目標,首要是把生態園林小城鎮建設好。建設的原則是先生產后生活再建設,每年按收入的5%控制。 1、住宅建設:對林區職工住宅進行系統改造,按照人口遷移的方案,到2020年將有8600人從山上遷移山下居住,所以對山上的職工住房保持在現有37萬平方米水平上,只是對其中非磚瓦結構的住房21萬平方米進行改建。對山下地區住房進行統一規劃,建經濟適用住宅樓,每年建設4萬平方米,到2020年下山地區實現住宅全部樓房化,建住宅小區18個。山下住宅面積由2002年38萬平方米發展到2010年的64萬平方米,2020年的87萬平方米。 2、道路建設:2002年末山下地區已建設成水泥路13.6公里,硬化路面20.5公里,到2010發展到水泥路18.6公里,硬化路面32.5公里,到2020年山下地區全部改建成水泥路達到51.1公里。在道路兩側栽植綠化樹,種植花草。林場場區道路全部建成石砌排水溝沙石路面,道路兩側栽花種草。 3、給水、排水:2010年前完成局址飲用水改造完成,對水潔化車間和部分管道進行改造,實現全天供水,使山下居民80%用上符合飲用水標準的自來水,山上居民50%飲用自來水。到2020年林區居民全部飲用自來水。到2010年污水處理廠建成,形成完整的給、排水系統。 4、環境建設:按城鎮小區規劃的要求,在沿葦沙河東岸建5萬平方米的沿河公園一處,在二里地建3萬平方米的游樂場一處,建設休閑廣場、體育廣場各一處,在居民小區植樹、種草,栽花、美化林區環境。 七、加強企業管理 1、財務管理:要做到制度全,管理嚴、賬目清、有監督、不準設賬外賬,不能設小金庫,不經批準不準為他人擔保、私自到銀行貸款,制定目標管理計劃,按資金審批程序一只筆批錢。 2、物資管理:大綜物資包括煤油、機械配件、有色、黑色金屬、化工建材由供應科統一采購經銷,三類物質由各單位自行采購,各單位要組建物資采購機構,進價要低,質量要高,單位與廠家直接見面,取消中間環節。油的管理,企業內部用油一律到供應科加油站加油。 3、木材銷售管理:完善木材競價銷售制度,堅持價格要上墻,合同有存根,親屬要回避,集體定價,定期稽核。要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銷售機制,堅決堵住木材銷售中的漏洞,堅決懲治木材銷售領域的腐敗。 4、項目管理:建立項目管理機構,完善項目論證、決策機制,實行責任追究制,實行效益重獎制。要堅決糾正那種亂上項目有功,賠錢有理,失敗有因,盈利不獎的錯誤傾向。不經論證的項目不上,不上賠錢的項目,不上政績項目,不上參觀項目。 5、國有資產管理:要清查國有資產底數,對閑置的資產,單位不準擅自變賣。由林業局國有資產閑置管理辦統一管理,出售、轉讓、租賃、承包。 6、基本建設管理: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可研報告---初步設計---年度計劃---開工報告---招投標、聘監理---組織施工---竣工驗收),按技術規程施工,但要盡量控制投資、控制規模、特別是非經營性投資、國債投資的基本建設項目要嚴格控制,杜絕計劃外工程。 7、計劃管理: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必須加強計劃管理,企業制定計劃一定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宏觀調控,微觀管住,只有強化計劃管理,才能使企業經濟有序運行,實現“快自立、建小康”的目標。杜絕計劃外工程、計劃外項目、計劃外支出。年初按市場經濟規律編制、下達企業生產經濟計劃,中間監督、檢查、分析計劃執行情況,年末考核、總評計劃完成情況。 八、加強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搞好物質文明建設,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要充分利用好“三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興林杯大賽的載體,要切實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完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實行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推進管理的規范化、程序化。重視發揮工會、共青團等組織作用,重視統戰工作,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之投身于“快自立、建小康”的事業中來,要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搞好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提高創建成效。深入開展“新世紀森工人形象”建設,切實抓好“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加強和改造思想政治工作,把群眾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積極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和途徑,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林業局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九、切實加強組織和領導 為了實施小康建設工程,林業局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全面建設林區小康規劃的組織實施。組長由局黨委書記和林業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各副書記、副局長、三總師擔任,成員由林業局機關各部門組成。辦公室設在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 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加快經濟發展,全面林區建設小康社會,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把全局職工群眾的思想統一到“快自立、建小康”上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落實黨的“十六大”會議精神的需要,是林區經濟發展的千載難逢機遇。因此,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轉變觀念、精心謀劃、科學組織,保證小康社會建設各項指標的如期實現。 2、擺上日程,長抓不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實施黨政一把手工程,把小康社會建設與“三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與日常工作有機結合,與年度經營目標有機結合,與“天保工程”有機結合,擺上日程,定期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來。 3 、任期目標,定期考核。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建立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建立工作實績明細臺帳,制定考核制度和方法,對各單位黨政一把手定期考核 ,做為領導政績、業績提升或降職依據。對任期內提前超額完成工作目標,工作政績突出的提撥重用,對沒有按期完成工作指標的,給予相應的處分,確保小康建設規劃的實施。 第五部分 幾點建議 一、實行森林資源資產化經營,推進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合理流轉。 二、組建國有林管理機構,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把森林資源資產權管理從林業局分離出來。 三、按政企分開的原則,將文教、衛生、公檢法與 企業分開,這部分支出由國家財政負擔。 四、改革育林金征收、管理、使用方法,所提育林基金全額留給企業,自主決定用于培育森林資源。 五、實行林業分類經營,對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別采取不同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政策措施。公益林按照公益事業管理,完全由政府投資。商品林要按照基礎產業管理,以企業投資為主,政府給予扶持。 六、建立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按照事權劃分,分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擔。 七、建立完善齊備的林業勞動、社會保障體系,對林業職工實行社會養老統籌,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再就業扶持政策。 八、減免林業稅費負擔,逐步取消原木農業特產稅。取消對林業職工從事多種經營的不合理收費。水資源費、城市建設維護費、教育費附加留給企業。 九、森工企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非木替代產業項目,國家應出臺扶持政策,鼓勵企業新上項目,較大型項目國家給予資本金注入。 十、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經營權、決策權、人事權、依法經營,照章繳納稅費,使企業真正走入市場。 十一、建立資本運營機制,取消企業主管部門行政干預,取消名目繁多的競賽、評比、檢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