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當前位置:首頁 -> 時政 -> 國有林區改革 |
【停伐十年看森工】大海林:十年!執生態保護之筆 繪美麗林區新畫卷 | |
2024-06-03 劉守輝 王新丹 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 | |
時間前行不舍晝夜,連結起過去和未來,銘記著使命與擔當。 把時鐘撥回2014年4月1日,那一天,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嘹亮聲音響徹林海。 十年來,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始終把構建大生態格局作為主線,持續在林海大地奏響“生態實踐”的激揚樂章。
繪就“生態優先、和諧共生”的美麗林區畫卷 錦繡山河為名,非凡十年為證,十年間,大海林局公司步入了森林可持續經營、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新階段,森林覆被率由2014年的95.1%增長到2023年末的95.89%;森林蓄積由2014年的2866.7萬立方米增加到2023年末的3385.2萬立方米;荒山荒地面積由2014年的1192公頃縮減到339.91公頃。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一組組數據詮釋著大海林人牢記“國之大者”,踐行“因林而生,因林而興”的使命擔當。 十年間,大海林局公司積極探索完善“林長+”工作機制,開展“亮劍護綠”林長巡林活動,大力推進林長制基礎設施建設和宣傳工作,不斷加強管護隊伍建設,嚴格落實“林業局-林場”兩級林長責任與“林業局-林場(所)-管護站-生態護林員”四級管護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了“無人機+森林防火、無人機+有害生物防治、無人機+管護巡護”的“空(衛星遙感)+天(無人機)+地(管護站、檢查站、瞭望塔)+人(生態護林員)”一體化的管護模式,實現了林業資源保護的創新發展。自2019年開始采用直升機防治林業有害生物,并與東北林業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優勢互補,開展聯合攻關,破解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借助高校社會服務職能,助力林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林桐是一名“林二代”,技校畢業后成為林場的撲火隊員,他在盡職盡責守護森林資源安全同時,也見證了林區日新月異的變化。“現在科技進步了,無人機技術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無人機可以24小時定時巡航,紅外熱成像、激光測量、高空喊話、圖像實時傳輸等功能,有效彌補了地面巡護的監測盲區,為撲火隊伍快速抵達、迅速撲滅,實現‘打早、打小、打了’提供有力保障。”看著自動巡航的無人機,王林桐無比感慨。 生態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提升了森林資源生態功能,保護了野生動物的多樣性,有力維護了森林生態系統的活力健康,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創造了安全宜居的生態家園。 自2017年開始,每年的3月中下旬,退休職工孫強烈忙碌并快樂著,因為這是海浪河解凍的時候,也是中華秋沙鴨“打卡”海浪河的時候。“中華秋沙鴨對生態環境和水質要求極高,停伐之前,海浪河沿岸找尋不到它們的身影。”孫強烈說,這就是林區生態環境優化的標志。今年他還捕捉到了東方白鸛的身影,中華秋沙鴨的數量也從他最初發現時的兩三只逐年增加到多個家族的150多只。 如今,在大海林局公司施業區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白鸛、中華秋沙鴨等野生動物頻頻現身。紫貂、黑熊、金雕、黃猴貂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和野豬、狍子也成群經常出現在山野叢林或濕地水岸,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穩定提高。 “林業調查人員常年奔走在大山之間,在停伐前,幾乎看不到野生動物,現在我們上山調查時,都是結伴而行,時常看見野豬、黑熊等動物,有時還能看見老虎的足跡,這就說明停伐后森林資源得到改善,生態環境有所提升,不光是我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就連野生動物也在咱們的林區安家了。”雖然工作中伴隨著危險,但看到生態持續向好,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驗收隊長邵紀軍仍然很開心。
繪就“守正創新、生態轉型”的綠色發展畫卷 日歷一頁頁翻過,時間的卷軸上記錄了大海林人吃生態飯、打綠色牌的時代變遷。 李秋冬曾是一名軍人,退伍轉業后回到了大海林局公司七峰林場,成為林業采伐大軍中的一員,近30年的工作經歷,讓他親眼見證了森工林區從采伐到停伐再到護林的歷史性轉變。 停伐前,李秋冬所在的J50拖拉機班組,每年能完成2000米到3000米的木材生產任務。從1995年開始從事集材作業,李秋冬曾經認為木材生產這樣的活能干“一輩子”。停伐后,李秋冬轉崗開始二次創業,發展林下經濟,通過種植黑木耳走上了致富路。以前靠伐木養家糊口的林區職工,如今護著林子,不僅工資收入不減,而且通過發展多種經營,又增加了一筆收入,日子越過越有滋味,越過越有尊嚴。 邵紀軍,龍江工匠、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工作20多年,他說至今仍記得剛聽到停伐消息時的擔心:“我感覺我們林業調查者的工作要結束了。”停伐后,邵紀軍和他的同事們經歷了由采伐林木調查轉變為保護森林資源調查的思想轉變,林業調查工作不僅沒有結束,反而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科學性,也更有意義了:“現在上山調查再也看不到大片地采伐林木的場景,映入眼前的是造林、森林撫育的場景,山上的樹木多了,長得也比原來壯了,森林資源的面積和蓄積實現雙增長,停伐后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達到了一定效果,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了一定的提升,職工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蔣春霞,二浪河林場家庭旅館業主,從1990年嫁到二浪河林場后,一直從事木材生產、營林生產工作,她養過豬,種植過木耳。停伐后,蔣春霞看到只有一山之隔的雙峰林場旅游業已經風生水起,她帶頭將自家60平方米的房屋改造后用于餐飲和住宿,開始了二次創業,當年收入就超過了1萬元。嘗到甜頭的蔣春霞又將老房子進行了翻建,房子越蓋越好,接待能力越來越強,2024年旅游日接待游客達70余人,蔣春霞對未來也更有信心。 時下,走進梨樹溝苗圃,12名嫁接技術人員正兩人一組分散在苗床作業道上,嫻熟地對6萬余株5年至6年生的紅松營養杯苗進行紅松嫁接工作。“正常情況下,紅松苗需要17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到結果期,而嫁接后的紅松苗木7年左右就能結果,提前了10年的時間,能夠更好地獲得經濟效益。”正在現場跟班作業的大海林局公司苗圃副主任李遠光談到紅松嫁接優點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大海林局公司持續放大和發揮生態優勢,著力打造生態旅游產業基地,不斷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做大金山銀山的“價值”。2024年冬季旅游季,雪鄉景區開園 98 天,累計接待游客 130 萬人次,收入 1.996 億 元。
繪就“服務為民、林城相依”的生態文明畫卷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生態環境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大海林局公司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保護、增綠、提質、增效”為主線,舉全局之力推進林區綠化美化工作,提升綠化美化質量,努力打造花園式生態宜居美麗新林區。 初夏時節,微風和煦,天藍水碧。在柳河林場,新栽植的600余株果樹迎風搖曳,枝頭上朵朵白花綻放。近一公頃的果園、5000余株金葉榆、王族海棠、紅松、樺樹、水曲柳、地錦等十余個品種的喬、灌,藤本植物,讓這個曾飽受洪災肆虐的柳河林場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在梨樹溝經營所家屬區內,一排排沿著板杖新栽植的1萬余棵五味子已冒新綠。在紅旗林場一條500余米長的景觀街上,滿樹盛開的粉紅色的鉆石海棠與金色的金葉榆、淡粉的榆葉梅、翠綠的云球構成了一幅春意盎然、色彩斑斕的“春景圖”…… 綠化與美化并重,增綠與護綠并行,2024年春季,全局共計栽植喬木17808株,灌木5009株,綠籬1531延長米,藤本植物16300株,努力實現“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綠化格局。 曾經以砍伐為主的“木頭財政”變成了生態立企的“森林財政”,轉變的不僅是發展方式,更重要的是民生得到改善。 “以前,我們都是把垃圾倒在道旁的垃圾箱里,有時候一刮風塑料袋滿天飛,有的居民嫌路遠還直接把垃圾倒在家門口的路邊,非常不美觀。現在好了,林場每天都上門收垃圾,這樣大家都很方便。”住在柳河林場的張先生由衷地贊嘆。 清垃圾、換板杖、除雜草、排隱患,從“不習慣”到“新時尚”再到“好習慣”,綠色低碳的環保行動在大海林林區已成為潮流,綠色生活方式逐漸深入人心。 時間鐫刻不朽,奮斗成就永恒。大海林局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將始終保持“闖”的勁頭、“拼”的精神、“創”的勇氣,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答卷,把優異的成績寫在跋涉的每一條河、翻越的每一座山,寫在前行的每一個腳印、奮斗的每一個瞬間,寫在建設現代化新森工新林區的康莊大道上。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咨詢監督電話:0451-82622425 郵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文昌街66號 黑ICP備:05002205號 |
||||||